《森林的歌声》教案
汪清县第三小学 李广静
教学目标:
1、能从《森林的歌声》听辨各种小动物,各种鸟鸣叫声等,
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,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2、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,在欣赏《森林的歌声》过程
中,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。
3、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,提高学生的注意力,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。
教学重点:
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,在欣赏《森林的歌声》过程中,记
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。
教学难点:
能从《森林的歌声》听辨各种小动物,各种鸟鸣叫声等,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,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教学准备:
鸟笛、课件、竖笛、铃鼓、手串铃、响板、好听的歌曲
教学过程:
一、播放好听的歌曲
二、课前展示《亲亲我的小海螺》
三、同学们的歌声是越来越有进步了,老师相信,这节课你们的
表现一定会像你们的歌声一样出色,准备好了吗?手势提示学生坐直。
四、师生问好
五、发声练习:用“啊”模唱老师弹奏的旋律《阳光牵着我的手》
六、复习歌曲:加歌词演唱《阳光牵着我的手》,注意表情和情绪。
七、竖笛音阶练习:
八、旋律练习: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段新的旋律,一起来唱一唱。把竖笛拿起来,吹一吹。
1 — I1 — I2 — I 2—I6 —I6—I7—I7—I1—I1—I2—I2—I1—I 6 5|6—I6—I 二段
32 17 I 一段
九、师生竖笛二声部合奏 :很好,老师也练习了一段旋律,我们配合演奏一遍,好不好。
十、新课教学
1、导入:配合得很好,竖笛放好,手势。下面,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听段音乐放松一下,要求:边听音乐边根据提示做动作,做动作的同时要哼唱旋律。
2、播放完整录音,学生随音乐做动作。
拍手——握拳摆手——拍手——握拳摆手——五指伸开高摆手——拍手
3、提问: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?欢快、高兴、放松、安静、热闹。你仿佛来到了哪里?哪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?你都听到了哪些(大自然)小动物的声音?
4、揭示课题: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,这首乐曲就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,音乐的名字叫《森林的歌声》。板书课题。
5、创作背景:为了创作这首乐曲,大自然荒野探险家、音乐制作家、演奏家们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,耗时5年,共收集鸟类、蛙类、蝉类、虫类、山、猴、飞鼠和风声、雨声、终年不断的流水声等近100种自然声音,这些声音和象征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一起,构成了一支支欢乐而奇特的交响曲,为我们展现了一和美丽、热闹而欢快的大森林。
6、提问:在乐曲中,你都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?
你们能模仿他们的叫声吗?或者试着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?
7、节奏练习:一起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。指导声音轻一点。第一桌模仿 ,第二桌模仿 、、、、、、注意看老师手势。
鸟:0 啾 I 0 啾I
8、随着音乐模仿。 三段
9、过渡语:同学们,小动物叫声的出现,丰富了音乐色彩,烘托了音乐气氛,使乐曲显得清新、自然、富有生机、充满情趣。除了这些,乐曲中还运用了哪些乐器进行演奏呢?
(一)1、聆听a段: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--a:聆听的时候,同学们可以再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速度,并思考:(播放乐曲旋律a)
1、这段音乐是用什么演奏的?—笛子(独奏) 2、乐曲的速度是:慢、稍快、很快? 3、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—轻快、流畅 |
2、师与生讨论,小结:笛子的音色明亮、清新,再加上稍快的速度,使旋律既欢快又流畅。
3、再来体会一次:请大家边听边模仿吹笛子的姿势。
4、师:下面请看a旋律乐谱,老师弹奏a主题,请同学们用“du”模唱旋律,思考a旋律中有哪几种基本节奏型:
5、师:看似很难的旋律,其实正是由这些基本节奏型组成的。正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和交替出现才推动了旋律的发展。同学们,我们一起练一练。边打节奏边视唱曲谱。
(二)1、师:我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:b【播放旋律b】
师:同学们聆听的时候,请思考:
1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?-----小提琴—独奏 2、乐曲的速度是:慢、稍快、很快? 3、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? |
2、师与生讨论后小结: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再加上稍快的速度,
使旋律委婉、流畅,又不失欢快的情绪。
3、师:再来体会,边听边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。播放旋律b】
4、边用li模唱边做拉小提琴的动作
5、师:边打节奏边视唱曲谱。(敲击桌面)。
6、师:同学们,音乐欣赏,不仅要求我们的手和大脑积极的运
动,更需要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,下面,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打节奏哼唱旋律。(拍肩、拍腿、拍手)。
(三)1、师:第三段旋律:C段是最热闹的一段,聆听时:请注
意;1、一种乐器演奏,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?
2、这段旋律与a、b比起来力度有什么变化?
3、音乐旋律特点与a、b相比有变化吗?
4、师与生讨论并小结:旋律c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
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,在旋律上音变高、节奏的拉长,声音逐渐加强,把音乐推向高潮。
十一、完整欣赏,分析结构。
1、师:三段美妙的旋律欣赏完了,下面,我们来听一听这三段
旋律在乐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呢?并卡纸上记下他们的序号(播放第一部分)
3、师:与生讨论后板书乐曲结构: a—b--a--b--c—a
4、师: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,就整首乐曲而言,其实这只是
乐曲的一部分,完整的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,然后演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一部分,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,然后重复演奏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,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,结束全曲的。
5、用打击乐伴奏:下面,我们就完整的听一遍乐曲,并用手中
的打击乐为这首美妙的音乐伴奏。
响板: 1、响板x x x 0
2、响板 0 0 0 0 O x 0 x
铃鼓 X- x- 0 0 0 0
3、响板0 0 0 0 X 0 x 0
铃鼓X- x-0 X 0 x
6、老师指挥练习
7、随音乐伴奏
8、奖励“鸟笛”: 同学们,你们表现的真好,现在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小礼物,闭上眼睛,听一听它是什么?谁知道?对不对呢?出示课件。声音从哪里来的?师吹鸟笛,你还觉得是从音箱里发出来的吗?从哪来?对了,是李老师手中的小乐器中发出来的,想知道它叫什么吗?它的名字就叫“鸟笛”。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模仿出不同的鸟叫声。在你们桌子里,每个人都有一个,拿出来试着吹一吹,看看谁吹出的鸟叫声最好听?
2、学生练习,练习就到这里,谁能给同学们吹一吹,谁跟他吹得不一样?一起来吹,教师指导。
和褐鹰枭的叫声配合来一次:给给给给00啾
3、音乐会:打击乐、竖笛、动物叫声、鸟笛
师:同学们,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,好不好?一、二组打击乐、三组小动物叫声(分配个人)、四组竖笛准备。
十二:结束部分:
师: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森林的歌声,并且自己进行了演绎,从乐曲中感受了大自然的声音,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,我们要爱护大自然,保护大自然,让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,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,
让人类能和自然和谐相处。让我们一起听着这大自然的声音离开教室吧。